安福县论坛

安福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按图索骥,稽谱寻根 [复制链接]

1#

假期间隙,我对寻根访祖做了一个前期资料查证的准备。寻根访祖、敬宗收族也是年宗亲会的重点工作之一。首先要思考的是,始祖永宁公明中叶江右迁楚前的居住地——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瓦子街三十六都,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始祖父辈的名讳及其相关记录,看能否试着查找一下。

利用网络现有资源及一切可用资料,抽时间查阅不同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县志、地方志、族谱等相关的一些文史资料,来查证始祖永宁公迁楚前所在村落的地理位置,便于以后有兴趣的宗长、宗亲们驱车前去实地寻访提供些许帮助,到底该去哪个地方,少走些弯路,提高效率。按图索骥、稽谱寻根的初步结论是永宁公迁楚前的居住地,大致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北部、安塘乡西部及官田乡西南一带。这里,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查证的情况,一是定位,二是困惑,三是建议。

定位

我查阅了康熙二十二年《江西通志》、不同时期的《吉安府志》《庐陵县志》《吉安县志》,还有《汉川县志》等一些资料。先从我们宗谱里面唯一有价值的线索说起,即三世祖世雄公临终遗嘱——“我祖永宁公妣余什六,原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瓦子街三十六都彭家分支,夥伴九人来楚,其住星散”,这句话里有四个关键词,即吉安府、庐陵县、瓦子街、三十六都。现在,循着这四个关键词,按图索骥,寻找我们祖先的足迹,缅怀祖先开疆拓土的业绩。

先说第一个关键词“吉安府”。从《吉安府志(顺治)》里可知,吉安府在秦朝属于九江郡,管辖三个县(庐陵、安平、新淦)。隋朝开皇九年改为吉州,到唐朝一时改为庐陵郡,不久又复为吉州。宋朝淳化三年改为吉州军,元朝至顺元年改为吉州路,元贞元年(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于此,相传意取“吉泰平安”之义,庐陵县仍属之。至正二十二年(年),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庐陵县所属不变。至清朝仍为吉安府,所属州县如故,下辖九个县,分别是庐陵县、泰和县、吉水县、永丰县、安福县、龙泉县、万安县、永新县、永宁县。从明朝到清朝直到民国,这整个行政区划都没有大的变化,大方向不变定位就好办了,否则就定不准。

第二个关键词“庐陵县”。《庐陵县志(康熙)》卷一“沿革表”中说,“自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之名。汉(灵帝)熹平元年乃升县为郡。隋开皇元年平陈改庐陵郡为吉州,以石阳县为庐陵县。唐永淳元年徙吉州治于今所,庐陵附郡如之”。据《吉安地区志》(年),在唐时,庐陵县划分为10个乡。北宋元祐七年(年),以县北之同水乡及新嘉里改为吉水之顺化(淳化,又写作纯化)乡。明朝洪武十九年(年),把膏泽乡、仁化乡并入坊廓乡。至此,庐陵县下辖8乡,即坊廓乡、儒林乡、儒行乡、安平乡、永福乡、宣化乡、纯化乡、延福乡,延至清末。(见附图1)

附图1

民国3年(年),庐陵县改为吉安县,行政区划基本不变。在这段历史期间,虽有小的变化,如崇祯十六年(年)十一月,张献忠攻克吉安,改吉安府为亲安府,改庐陵县为顺民县,次月,复称吉安府庐陵县。因时间短,不影响寻根访祖的地理定位。

第三个关键词“瓦子街”将在第二部分“困惑”中具体说明。这里先说第四个关键词“三十六都”,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庐陵县的行政区划在唐前无考,唐至清行政区划,实行县、乡、都、里(图)制,县下置乡,乡下置都。“都”为地域范围,不是行政单位。据民国三十年版《吉安县志》卷三载,三十六都在永福乡(见附图2)。

附图2

永福乡管辖10个都,分别是16、17、18、19、20、23、25、36、37、38等10都。因永福乡地理形势显示为东、西两部分较为特殊(可见附图1《庐陵县分乡图》),又把西边的称之为“上乡”,东边的称之为“下乡”。上乡、下乡两块交界处为24都,为安平乡、宣化乡(永福乡)共同管辖。其中上乡有25、36、37、38等4都。从光绪年间编撰的《江西通志》五十二卷中看到,三十六都有仙城岭,其下有桃仙岩,内有可容纳一百人的石洞。仙城岭在民国《庐陵县志》第一卷也有记载,“仙城岭在三十六都,石崖悬立,相传有异僧悟禅于此,人称雨禅师,后应祈祷”。除了仙城岭,还有一座神仙岭,也在三十六都。在民国《吉安县志》中“吉安县永福乡图”可见“神仙岭”的地理位置(见附图3、局部放大附图3-1)。

附图3

附图3-1

神仙岭,在永福乡三十六都,层峦耸翠,盘旋如城,石崖悬立,洞岩空虚,明异僧悟禅于此,古碑犹存,文曰:“眺雨禅师方丈,每遇旱年乡人祷雨辄应,故名神仙岭”。依据第三十六都的山川岭、淡江村及官田村等信息,对比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的地图及相关资料,可以基本确定:永宁公迁楚前的居住地,大致在今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北部、安塘乡西部及官田乡西南一带(见附图4、附图5,图片来源于网络)。

附图4

注:今吉安市吉安县辖11个镇、8个乡,即敦厚镇、永阳镇、天河镇、横江镇、固江镇、万福镇、永和镇、桐坪镇、凤凰镇、油田镇、敖城镇、北源乡、大冲乡、里田乡、梅塘乡、登龙乡、安塘乡、官田乡、指阳乡。共有16个居委会、个村委会。

附图5

困惑

现在说说第三个关键词“瓦子街”。瓦子街的来历,据说是百姓筑房,需要砖瓦,就近挖窑取土烧制。不久“断砖可用,碎瓦弃之”。随着出窑的砖瓦增多,碎瓦也越积越多。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有人在瓦子坪盖起民房,出现了瓦子巷,进行物品交易形成了场所即为瓦子街。网上查询,“瓦子街”有两处,一在陕西省黄龙县,著名的有瓦子街战役;一在福建省上杭县。仔细查阅福建瓦子街相关信息,福建上杭县瓦子街有彭姓人家,大部分播迁到闽南、粤东一带,其中有一支彭姓迁到了江西的信丰县,这一支彭姓与庐陵县三十六都彭家分支不知是否有渊源,有待进一步查证。

始叔祖椿宁公后裔在第四次续修宗谱过程中,其宗族事务委员会曾于年8月17日组织六人前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寻根问祖,对“瓦子街”进行了一次实地查访,问询得知“瓦子街乃福建地名,瓦子街人王齐治,早年迁庐陵县,其子孙将其居地命名瓦子桥,属今曲濑乡”,次日寻根者去曲濑寻访,“在瓦子桥附近确有彭姓人居住,村名彭家坊。然聚族仅三百年,亦非椿公祖籍”。可见,“瓦子街”并不在此处。

在《吉安府志》《庐陵县志》《吉安县志》等纸质古籍里,因时间仓促浮光掠影地翻阅,暂没查到“瓦子街”这一名称。“古籍在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