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论坛
南社人物介绍
诸宗元
诸宗元(-),浙江绍兴人,字贞长,别字贞壮、贞庄、真长,别号大至居士、迦持、长公等,室名大至室、心太平室、病起楼、吾暇堂、默定书堂、秦寰楼等。诸宗元是南社首次雅集17位成员之一,当时他与胡栗长两人都在江苏巡抚瑞澂幕下任职,南社的革命行动,有他俩的参与,安全系数提高不少。诸一直没有填写南社入社书,直到年4月28日,才补填入社书,介绍人陈去病、柳亚子和朱少屏,入社号。
诸宗元幼年随父在江西安福县幕中,20岁即历佐江西各县文牍。年,举浙江乡试副贡。当时,上海《政艺通报》辟有专栏《风雨鸣声集》,诸宗元为专栏积极撰写诗歌。年1月,他到上海与邓实、黄节等人创立国学保存会,同年2月23日创办《国粹学报》,辟有图画、社说、政篇、史篇、学篇、文篇(文录、诗录、诗余)、丛谈、撰录等栏目,邓实为主编,诸宗元任编辑。积极为学报奉稿、后来成为南社社友的有黄节、马叙伦、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王无生、刘季平、蔡有守、黄宾虹、陈蜕、庞树柏、胡朴安等。年,陈去病主持国学保存会,参与编辑《国粹学报》,诸宗元与陈去病愉快合作,结成莫逆。同年8月9日,陈去病生日,诸宗元与《国粹学报》全体编辑成员及朱少屏、包天笑、沈廷镛等庆贺欢饮。年,陈去病与徐自华及秋社同人,在杭州西湖凤林寺为秋瑾召开追悼会,陈为徐自华《忏慧词》作序并出版,诸宗元虽然不在沪杭两城,不过他始终与陈去病保持联系,积极支持陈去病的行动,不仅为追悼会撰作诗词,还为《忏慧词》撰写了序言。
《国粹学报》创刊期年之后,诸宗元受张謇延聘,赴南通掌理翰墨林书局。不久,受招于江苏巡抚瑞澂幕府,后随瑞溦赴湖广总督任,经瑞澂荐保至直隶州知州署湖北黄州知府。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成立,诸宗元为首次雅集成员之一。武昌起义后,回到浙江家乡绍兴。年张謇任全国水利局总裁时,聘请他出任秘书,不久调任山东海关监督,后历任浙江督军府秘书,兼浙江电报局局长。
年,南社老友马夷初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聘请诸宗元为秘书,夷初知道他擅长词章,并不谙熟公文程式,因此但凡公文都亲自动笔,只以诗文题序等相托。马夷初离职,刘大白接任,诸氏只得辞职而归。
诸宗元一生私淑魏默深和龚定庵,因此自题书斋曰“默定书堂”。这默定书堂在在杭州西湖红桕山庄,如夫人所居,上海有他的元配,他往来于沪杭之间。民国十八年杭州西湖红桕山庄失火,当时只如夫人在,惊吓得不知所措,幸亏胡栗长的公子胡长风住处相距不远,闻警前来,可是火势炽盛,已经无法进屋,再加不知重要物品的位置,虽然尽力抢救,可是抢出来都只寻常用品,诸氏心爱的东西,尤其是那卷藏书和诸多古今名人书画,尽数成灰。宗元得讯,匆匆赶回,只见颓壁断垣,一片焦土。仅有先德遗像和家乘,宗元家父的诗稿及《张江陵集》手稿,移在上海居室,才得以保存下来。那年诸宗元虚龄55岁,由于忧伤过度,须发尽白,与古稀老人无异。失火后次年,宗元一场大病,几乎不起。勉强好转,他把遭受回禄的痛苦,病情的沉笃,撰成七言绝句72首,汇集成《病起楼诗》,朋友陆丹林和朱炎午为他刊印成书。此后,生活日益艰难,病体日衰,年2月21日病逝于沪寓蒲石路庆福里。诸宗元身后萧条,竟然无法成殓,柳亚子、梅兰芳和梁爰居,各致奠仪二百元,于右任致三百元,送殡后又为他印行《大至阁集》传世。
诸宗元早年服膺魏源、龚自珍的经世之学,不过他擅长的是诗词。他的诗取径宋人,与同光体诗人陈三立、郑孝胥、夏敬观等常相唱酬,诗风冲和淡远。他与柳亚子、陈去病友好,可是在诗词方面见解大相径庭。年11月《南社》第十九集出版,诸宗元发表诗话,叙述夜访郑孝胥情况,称赞其论诗见解。这一集《南社》还是柳亚子编辑的,而且是在诗歌尊唐宗宋的大争论之后,很奇怪的是,柳亚子与诸宗元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
诸宗元做诗喜欢步韵,一次见到朋友的一首落叶诗,叠韵到四五十首,仍旧没有作罢的意思。他作诗思路敏捷,居上海时有好几次会同刘季平、朱炎午相唱酬,他十多分钟就可以交卷,刘三需要二三个小时的斟酌,朱炎午则非两三天不可。
诸宗元有作图寄意的爱好。年10月,他从上海将赴南昌,挚友为他饯行,依依惜别,最后送至船上,船刚开拔,突然他发现歌妓花雪南藏于中舱。原来当时花雪南依恋宗元,很想嫁予宗元为妾,早早下船意欲跟随去南昌。诸宗元只好软语相劝,请正徘徊河岸的苏曼殊护送回去。次年,诸宗元作了七律一首,寄赠曼殊,曼殊绘了一幅《南浦别友图》作为回赠。10年以后,诸宗元回忆当时那段韵事,请黄宾虹作了《杨华图》,南社社友黄节等人,都为他题了诗,留作纪念。年,诸宗元继《病起楼诗》之后,又请人画了《病起楼图》,征集友朋题咏,寄托自身无限忧思。此外,他喜爱藏书,作有《王庄藏书图》,喜游杭州风景,作有《西湖寒泛图》等等,都有朋辈题咏,汇集成厚厚的册页。
诸宗元擅长书法,能解画理,撰写过《书法行徵》《中国画学浅说》二书,商务印书馆列入《百科小丛书》出版。他一生所作扇面、条幅和对联很多,所书大多是自己的联语与诗词。比如“得意聚千乐,托惟安一廛”,形象地描述了他的生活。再如“快意为参龙树偈,随身尚佩赫连刀”“挥尘每同长日语,擘笺多聚近人诗”两联,也都是他自拟之辞。诸宗元在北魏碑刻墓志下过颇深功夫,“快意,随身”一联的“为、偈、身、佩、刀”等字,粗细悬殊,横折劲挺,结字整齐匀称,秀媚多姿,又参用《多宝塔碑》的笔法。他由碑入帖,消化吸收,努力以行草的流动妍美融会到凝重劲挺的北魏书体之中,熔铸出自己的面目,“挥尘,擘笺”一联堪称代表。
诸宗元喜爱音乐,爱听琵琶。他不能饮酒,每逢酒会,必先说明身体不好,不能喝酒,请求赴宴者原谅。一生重视收藏,尤其是书画。除了古代书画,多数是朋辈的赠品。他与吴昌硕相得,一天,看见昌硕书斋里挂着二幅菊花,于是做了一首诗寄给昌硕,讨要其中一件,结果昌硕慨然将二幅菊花都作了赠送。遗憾的是,这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书画,全部化成了灰烬。
诸宗元的著作除上面提到的《病起楼诗》《大至阁诗》《书法行徵》《中国画学浅说》外,还有《中国书学浅说》《吾暇堂类稿》《箧书别录》《王庵藏书记》《心太平室笔记》等。
主要参考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南社百杰》
南社第一次雅集:中排右二诸宗元
入社书
拙政园图
诸宗元诗词选
游拙政园感赋
衡山手植藤犹在,太息山茶花已枯。
数易主人怜水竹,还令狂客念江湖。
一亭可上石作齿,万蕊飘香梅有须。
独惜名园长倒置,竟如扃箧守明珠。
雪
雪拥高楼失上层,尚于疏处见明灯。
朅来海市原多雾,未信东风已解冰。
马足车声驱浩荡,从篁壤柳列鬅鬙。
双瞳剩可收寒碧,坐叹无山近可登。
挽陈其美联
功成不居,信矢弗渝,君终殉志以死;
国难甫平,世变方亟,今能归葬于乡。
纪念文选
一诸宗元生平事略窦兆莲王朝晖我外祖父诸宗元是同盟会会员、南社诗人、民国藏书家和书画家。学界对其虽有一定研究,但尚有不足。作为其外孙辈之一,我有义务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生平事略作一叙述和补充。
诸宗元(一),字贞壮,一字真长,别署迦持,晚号大至,浙江绍兴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官直隶知州、湖北黄州知府等。年,与邓实、黄节、刘师培、陈去病、胡朴安等在上海创设“国学保存会”及藏书楼,与他们结成莫逆之交。诸宗元为藏书楼贡献图书甚多,机关报为《国粹学报》,诸宗元为编辑之一,有不少作者后来成为南社成员。诸宗元在沪加人同盟会,结识宋教仁、黄兴、陈英士等,地点在上海张家花园。其公职则为上海道瑞徵秘书长,后受南通张謇延聘,赴南通掌理翰墨林书局。年后瑞徵调任江苏巡抚,诸宗元再次任其幕僚。年1月,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决定成立南社,诸宗元协办。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成立。此时诸宗元正在苏州任上,是首次雅集的17位成员之一,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会上宣告南社成立。当时形势严重紧张,谣言四起,诸宗元对瑞徵说南社不过是写诗弄文的组织而已,瑞徵对他信赖有加,也就未予阻挠,使南社得以成为公开的文学团体。南社的爱国革命活动在当时得以进行,与诸宗元的保驾护航是分不开的,诸多社员也得到他的庇护。他也积极参与诗文活动,为南社健将,后随瑞徵赴湖广总督任上,又经瑞徵荐保先后任直隶知州和湖北黄州知府。辛亥革命期间获悉瑞徵重兵布阵,逮捕革命*人,以对付武昌起义,便通风报信,促使革命军提早举旗起义,瑞徵逃亡上海。可见诸宗元是利用其幕僚身份先后为南社和辛亥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民国成立后,年张謇任全国水利局总裁,聘请他出任秘书,不久调他任山东海关监督,后历任浙江都督、省民政长朱瑞的秘书,兼浙江电报局局长。当时好友徐自华、吴芝英要把秋瑾的墓从湖南迁至杭州西泠桥畔,通过诸宗元向朱瑞转达并获同意,了却秋瑾的遗愿。诸宗元年任浙江军务善后督办卢永祥秘书,年南社老友马叙伦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聘诸宗元为秘书。刘大白任常务次长后,他便辞职而归。诸宗元曾在杭州里西湖从溥姓旗人处购得惠兴里2号,为四进中式建筑,诸题为红桕山庄,有带竹院的花园假山,有内外书房和大量藏书。诸宗元自青年时代起就嗜购书藏书,先后藏书卷,更富古今名人字画,每到书肆,必有购书而归;书商凡有好书,也常送至府上。故所藏古籍和现代书甚丰。藏书处有"大至阁""吾暇堂"等。吴昌硕凡抵杭州,必入住红桕山庄外书房。年红桕山庄所处街区大火,家人开门容留难民,回禄趁虚而入,山庄遂被焚毁。卷珍贵藏书和古今名人字画也均化为灰烬,待诸宗元从上海赶回,唯见断垣残壁和一片焦土。失火后次年诸宗元大病一场,病愈后陆续写成七绝72首,汇集成《病起楼诗》,朋友陆丹林和朱炎午代为刊印成书。此后生活日艰,病体日衰,于年2月21日病逝于上海蒲石路庆福里,遗体葬于虹桥公墓,墓碑由至友陈三立题“诗人诸贞壮之墓”。
诸宗元早年服膺魏源、龚自珍的经世之学,但其擅长的还是诗词。他的诗取径宋人,与陈三立、郑孝胥、夏敬观等常相唱和,诗风冲和淡远。他与柳亚子、陈去病是好友,但在诗歌见解方面往往大相径庭。年11月《南社》第十九集出版,诸宗元发表诗话,叙述夜访郑孝胥的情况,并称赞其论诗见解。这一集还是柳亚子编辑的,而且是在诗歌尊唐还是宗宋的争论之后,但两人没有不愉快,深交如初,众皆称奇。柳亚子还请诸宗元写《生扩志》《造像记》,可见交情之深。诸宗元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做诗喜欢步韵,押险韵。才思敏捷,与诗友唱和,交卷神速,众皆不及。柳亚子称“诸宗元诗为南社诗人的标竿”,其《题诸贞壮〈病起楼诗〉》曰:“一病翻教吟笔健,先生毕竟是诗人”。叶恭绰自述:“少好为诗,屡相唱和,惊其骨格腾健,望之莫及。中岁偶读所作,则益转为苍浑,浸漫与三立块庵诸公并驰”。他亦擅书法,求索者甚多,岳王庙和秋社门口的对联是他题写,蔡锷将军书房里挂的条幅是他所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涵芬楼珍本题署出其手笔,苏曼殊卒,南社社员为筑墓于杭州西湖孤山,由诸宗元撰墓志铭。诸宗元与长他31岁的吴昌硕为忘年知音,诸在《缶庐先生小传》中记载了他们交游的过程。诸宗元仰慕缶翁的书画艺术,而昌硕激赏诸的诗才,《缶庐先生小传》从此成为对吴昌硕的定评。年吴昌硕校刊由诸宗元所赠《元盖副草》孤本20卷,使明代诗人吴稼澄的诗集得以传世。吴昌硕去世后,诸宗元有《哀缶四十韵》祭奠他,并题写墓志铭。诸宗元的诗和书画深为时人推崇,他对中国的书画理论也深有心得,曾撰写《中国书学浅论》和《中国画学浅论》,列入商务印书馆的《百科小丛书》,至今还一版再版,成为书画爱好者的入门指导书。此外,除《病起楼诗》和《大至阁诗》外,还有《译书经眼录》、《吾暇堂类稿》、《箧书别录》、《红树室近代人物志》、《书法徵》、《王庵藏书记》、《心太平室笔记》和《秦鬟楼谈录》等传世。遗世存稿有二千余首。李宣龚(字拔可)曾收有其烬余之书三种:明刻本《景德传灯录》、李慈铭《文稿》《拟山园全集》等。五十年代初我母亲和大舅曾向北京图书馆捐赠古籍珍本和孤本若干,乃当年留存上海的全部珍贵藏书。
诸宗元的文学成就已有公论,诗人梁鸿志称“贞长才气横溢,赋诗喜和韵和落叶诗叠韵至四五十不肯休,朋辈无抗乎者。顾其过人处则在独谣孤咏,情与景融,悠然意远而不击于更唱迭和之所为也。”诗人夏敬观称诸宗元“所赋诗多随兴所至,振笔书之。未尝刻意锻练求胜于人,诗成辄自喜方一笺置前,未必尽惬吾意。及汇款百十篇诵之,则才逸言雅,固不在近顷诸能诗者。”梁、夏所言,当为知音至论。
二郁达夫与诗友诸宗元
陈颖(陈陶遗后裔)
郁达夫的旧体诗好,是在华亭诗会听鹏举老师讲的。郁的诗句中除“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外,可传可诵的比比皆是,如“寂寞渡头人独立,满天明月看潮生。”“转眼榕城春欲暮,杜鹃声里过花期。”“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等等。黄苗子在他的《青灯琐记》中说:“我以为,达夫的诗的好处,正因为他并不以诗人自居,但却充分具备了诗人的气质。”
郁诗中有一组怀人诗极为深情,诗名《陆丹林出示所藏诸真长〈病起楼图〉率赋四章》。作为写《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新文人,这首诗中所怀念的却是位旧文人。诸真长,名宗元,字贞壮,一作贞长、真长,别号大至居士。浙江绍兴人。生于年,卒于年。28岁中举,曾任直隶知州、湖北黄州知府、浙江都督府秘书等职。同盟会会员,南社发起人之一。
诸宗元好交游,朋友遍天下。任前清官职期间曾暗中保护南社友人,因而,柳亚子曾云诸宗元庇护革命友人“厥功甚伟”。诸宗元也富诗名,常与陈三立、郑孝胥、夏敬观等唱酬。时人有诗句:“可怜绝代诸贞长,赢得江湖七字诗。”可见其诗在当时的地位。与诸宗元有着三十余年文字交的夏敬观在《诸贞长小传》中也盛赞他“笔札雅驯,诗文渊懿。”这篇小传中还收有诸宗元的一组《减字木兰花》,其一云:“相忘形迹。落佩倒冠谁主客。不问莺花。各挟奇书过酒家。 年时蝉鬓。巷陌经行还强认。道遇惊鸿。洛浦微波谩许通。”从中可以一窥诗人超脱散淡、意韵幽远的诗风。
诸宗元还是位藏书家。他在《稼轩词补遗跋》一文中自述:“早藏居南昌,馆俸所入,先大人命以聚书。竭十年之力,得书数十万卷,宋代文籍尤所笃嗜……”他的书斋“默定书堂”建在杭州西湖红桕山庄,藏书外还包括很多古今名人字画,为文人墨客所瞩目。据其外孙女窦兆莲女士回忆,当年好友黄宾虹还兴致盎然地绘制过一幅《红桕山庄图》给诸宗元。不幸的是,年一场大火,将楼、书尽化为灰。时年55岁的诸宗元一夜白头,大病一场。后撰七言绝句72首,汇集成《病起楼诗》。之后,他又请以善画杨柳闻名的“郑杨柳”郑午昌绘《病起楼图》。郑午昌在《画苑新咏》中有记:“(贞壮)于近人画,殊少许可,谓其无诗趣也。余尝为丹林作《鼎湖感旧图》,丹林以之乞题于贞壮,贞壮见之大喜,时方久病新起,自许其居曰“病起楼”,因索余为写病起楼图……
经此打击,诸宗元三年后便在贫病中去世。又三年后,郁达夫在陆丹林处见到了此图,遂赋诗以抒缅怀之情。其中第二首:“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披图仿佛谈诗夜,不见当年病起人。”慨叹物是人非,怀念当年“谈诗夜”。第三首中:“不须画出邻人笛,满目山阳已不禁。”令人潸然。诗后郁达夫自注:“余识真长(宗元)于柳亚子招宴新雅酒家,同席者有刘三、陆丹林、马君武、陈陶遗、黄宾虹、胡朴安。”同席者多为南社社友。
郁达夫虽未入南社,却与南社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兄长郁华是南社社友,他的诗集中也不乏与南社于右任、李叔同、陆丹林等的唱和。更有趣的是,郑午昌年在杭州府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就有徐志摩、郁达夫。由此可见,新旧其实并非那么绝然两立,新文人早期都在旧派杂志上写过作品,旧文人也有后来写新诗的,而且,论私人交谊,新旧成为好朋友的更是很多。
编者按:
据窦老师介绍,諸宗元为人豁达,看重友情胜于一切。張元济曾奉送合众图书馆整幢房子、长乐路上整条名蒲石里的房子给他,即使在杭城红桕山庄毁于火灾来上海,家庭人口多、经济拮据的状况下,他都一一婉拒了。??可叙述非一两件。諸宗元故居、祠堂与鲁迅周家在一条街上,后人遵照諸宗元“不留遗产给后人,后人需自己努力争取得到一切”的遗嘱,将房产、祠堂包括杭州的不动产都捐于国家。因没有掌握更多的关于诸宗元故居的资料,所以今次无法向各位看官介绍故居情况了,在此向您鞠躬并说声抱歉!而我们又想问,当初后人们无私地将祖先的家产捐献给了国家,那现在的那些名人故居(包括诸宗元故居)是否依然存在?是否都有保护起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