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论坛 秉父志,沐清风 - 安福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福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秉父志,沐清风
TUhjnbcbe - 2023/5/3 21:04:00

师宗丹凤镇有条街唤“文贞街”,这街原本唤“北门街”,因纪念帝师何桂珍,而被改为“文贞街。”

何桂珍,祖籍江西安福县,自祖父起,迁居云南师宗,嘉庆二十二年,也就是年出生于师宗城丹凤镇北门街,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30岁为贵州学政,33岁为咸丰皇帝之师。年,十一月初三,年仅39岁的何桂珍被捻军首领之一李兆受,设计邀请何桂珍赴宴,何桂珍应邀而来,与随行的47人被杀害于湖北省英山县。

何桂珍遇害后,咸丰皇帝谕旨“已革道员何桂珍,虽经失守于前,即能收复于后,功过尚足相抵,著免其议处。”之后,同治三年,江宁克复,曾国藩几次向皇帝上奏,说明何桂珍率乡剿贼时所历经的人间之苦,以及如何被叛人杀害,替何桂珍洗刷冤屈。咸丰皇帝便赐祭葬,赐何桂珍谥号“文贞”,命建祠英山县,予骑都尉世职,子梅龄袭。

何桂珍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又不被封建纲常所束缚,有创新探索精神,他认真奉行封建伦理准则之“理”,去其玄虚、空疏之弊,突出强调其中修身养性的“躬行”“践履”,把所学与言、行相结合,以有用于“世道人心”,以实现理学经世。

何桂珍当时所处的清王朝,正处在由盛而衰、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当时的绝大多数官员也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必定导致了大批官员结党营私,只中饱私囊而不图民生国计的局面。在这样的政局情况下,何桂珍提出了整顿吏治的主张与措施。何桂珍认为吏治是为政之基础,整顿好吏治有利于开展各种政务,还能在整顿的过程去蛀虫存良才,造成人才竞起的局面,更可正本清源,杜绝吏弊。

从古至今,官员腐败一直是政治上的脓疮,自幼接受儒学传统教育的何桂珍,面对清政府的腐败现象,也是竭尽所能,不断上疏惩罚奸臣、提拔任用忠良的主张,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当时何桂珍冤死他乡,能得到曾国藩等良臣为其叫屈,诸多有学识、品格高尚的文人志士为其撰文、今日至今传颂其芳名的主要缘故。

何桂珍清明的吏治思想与先进的经世理论,离不开他的父亲。他有“父督之严,动有矩度”“家贫而性廉,顾好施予”的家教与家风。他的父亲本身也是一个一生清廉的好官,他是这样教导他的子女,“居官宜清慎,倘以非义者养吾,非爱吾矣”“试事宜严无从刻也,士习宜振勿作威也”,并常以“励清节,屏虚名”勉励自己和孩子,所以,他的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历史总在更迭,但历史之中的明珠,从未蒙尘。何桂珍用自己的品格与学识,为我们师宗这个小小的地方添了灵韵,一个地方有了灵韵,它的历史,便有了活泉。我们这些后世之人今日得以有居安、美食享、锦衣穿,都是这些以身作则的先辈用自己的学识与胆识、忠贞与道义铺就的。

文贞街上清风拂,君子身死志尚在。今日,何桂珍的思想与品格仍在受用于后世,造福于后世。平凡大众来世上一遭,最后留下的是个念想;恶人来世上一遭,最后留下的只有骂名;英雄来世上一遭,留给后世的是崇敬与缅怀;而清明图治的贤臣来这世上一遭,留给后世的除了后世之名外,便是其品格的芬芳,思想、举措的开发与延伸。

参考资料:《何桂珍研究》(钱家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秉父志,沐清风